现代农业

1968年出厂的“东方红农机”还能动吗?一段时代记忆与现实的考验

在中国农业机械的发展史上,“东方红”品牌无疑是一段辉煌的篇章。特别是1968年出厂的“东方红”农机,成为那个年代农民心中的“战友”和“希望”。如今,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洗礼,这些老旧的农机还能动吗?它们是否还能在现代农业中发挥作用?让我们一同回顾这段历史,探寻

记忆 现代农业 东方红 中国农业 东方红农机 2025-09-16 08:31  2

园区引领 “链”动振兴——陕南三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全链条发展观察

秦巴山麓,汉水蜿蜒。地处陕南的镇安、岚皋、平利三县,立足秦巴山区独特的自然生态与资源禀赋,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抓手,锚定食用菌、魔芋、茶叶等特色产业,构建起全链发展、科技赋能、品牌引领、联农带农的产业发展新格局,蹚出一条从“田间地头”直通“市场端头”的现代农

农业 现代农业 产业园 南三县现代 南三县 2025-09-15 12:38  2

2026丙午马年“七龙治水、四牛耕田”:古谚智慧与现代农业的对话

2026年为丙午马年,在传统农耕文化中,人们通过“几龙治水”“几牛耕田”“几人分饼”等古老谚语预测年景。这些源于干支历法的智慧结晶,虽带有朴素经验色彩,却折射出古人对自然规律的观察与敬畏。结合现代气象科学与农业技术,我们不妨以辩证视角解读其中征兆,探寻传统与现

农业 现代农业 牛耕田 马年 古谚智慧 2025-09-15 09:36  2

兰州新区13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巡礼 沃野焕新图 花香飘四海——兰州新区描绘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秋日的秦王川大地,活力脉动、生机勃勃。金色麦浪随风起伏,收割机的轰鸣与农民的欢笑声交织成动人的丰收乐章。种植大棚里,小乳瓜青翠欲滴,五彩西红柿缀满藤蔓;智能温室内,万朵玫瑰同时盛放,馥郁芬芳扑鼻……这一幅幅场景,正是兰州新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

农业 兰州 现代农业 沃野焕新 巡礼沃野 2025-09-15 09:48  3

“乡村振兴 巾帼追梦” 系列工作案例展播丨丰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近年来,赣鄱大地涌现出一大批奋斗在乡村振兴一线的巾帼典型。她们投身农业农村,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与动力。为充分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江西省妇联2025年起推出 “乡村振兴巾帼行动系列典型案例展播” 专栏,用一个个鲜活的乡村巾帼追梦故事,引领广大妇女在乡村全面振兴中

现代农业 农业科技 巾帼追梦 丰溪 丰溪现代 2025-09-14 19:09  3

农民会种地吗?中国农业的出路在哪里?

先说说现状吧。你知道吗?虽然我们平时说“农村”、“农民”,但实际上,很多年轻人早就不愿意回农村了。城市的繁华、生活的便利、各种新鲜事吸引着他们,农村的土地、传统的农活,逐渐变成了“老一辈”的事情。很多农村的年轻人都在外打工,留在村里的多是老人和一些中年人。你想

农业 粮食 现代农业 农民 中国农业 2025-09-14 14:45  2

当低空经济遇见现代农业

9月,北大荒集团红兴隆分公司八五二农场的稻田已经泛黄,沉甸甸的稻穗微微低下了头。31岁的种植户李先锋站在他种植的500亩水稻田埂上,熟练地操作着无人机。他的指尖在遥控器上灵活点动,一架黑白相间的无人机机翼下的喷头均匀洒出细密的雾状营养液,不到两分钟就完成了一个

低空 农业 现代农业 北大荒集团 李先锋 2025-09-14 07:06  3

新质生产力驱动现代农业转型

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背景下,我国农业正处于由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型的关键时期,传统要素投入的边际效应持续递减,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迫切需要以新质生产力为牵引,突破瓶颈、重塑生态,实现农业结构性的深度转型。因此,必须统筹科技、制度、生态、改革

生产力 农业 社会化 现代农业 生态农业 2025-09-13 22:32  4

如今,还有多少农民,依然靠着土地过日子?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城市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科技的浪潮席卷每一个角落,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你是否曾在繁忙的街头、在高铁的飞驰中,心生疑问:如今,还有多少农民,依然靠着土地过日子?这个问题,似乎变得越来越遥远,却又异常真实。

农业 现代农业 农村 农民 农村劳动力 2025-09-13 11:22  3

聚焦12大领域加“数”前进

●12个重点领域包括工业制造、现代农业、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金融服务、科技创新、文化旅游、医疗健康、应急管理、气象服务、城市治理和绿色低碳,安排部署34项重点工作本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史晓露)近日,省发展改革委等18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数据要素×”重点

现代农业 低碳 文化旅游 医疗健康 咨讯 2025-09-13 06:10  2

全市农商银行:金融赋能现代农业科技腾飞

秋收之际,走进昌邑市青阜村,广袤的田野上一片片玉米丰收在即,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图景。10年前,这样的景象却很难在这里见到。由于土地盐碱化严重,粮食亩产不足500斤,农民辛苦耕种一年小麦、玉米,亩均利润仅300元。淡水资源匮乏使得这片位于渤海湾畔的土地面临“十

农业 现代农业 农业科技 全市农商银行 孙德 2025-09-11 21:1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