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出厂的“东方红农机”还能动吗?一段时代记忆与现实的考验
在中国农业机械的发展史上,“东方红”品牌无疑是一段辉煌的篇章。特别是1968年出厂的“东方红”农机,成为那个年代农民心中的“战友”和“希望”。如今,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洗礼,这些老旧的农机还能动吗?它们是否还能在现代农业中发挥作用?让我们一同回顾这段历史,探寻
在中国农业机械的发展史上,“东方红”品牌无疑是一段辉煌的篇章。特别是1968年出厂的“东方红”农机,成为那个年代农民心中的“战友”和“希望”。如今,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洗礼,这些老旧的农机还能动吗?它们是否还能在现代农业中发挥作用?让我们一同回顾这段历史,探寻
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型的当下,农资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从化肥农药的精准施用,到农技服务的云端触达,农资行业平台凭借其强大的资源整合与科技赋能能力,成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
秦巴山麓,汉水蜿蜒。地处陕南的镇安、岚皋、平利三县,立足秦巴山区独特的自然生态与资源禀赋,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抓手,锚定食用菌、魔芋、茶叶等特色产业,构建起全链发展、科技赋能、品牌引领、联农带农的产业发展新格局,蹚出一条从“田间地头”直通“市场端头”的现代农
2026年为丙午马年,在传统农耕文化中,人们通过“几龙治水”“几牛耕田”“几人分饼”等古老谚语预测年景。这些源于干支历法的智慧结晶,虽带有朴素经验色彩,却折射出古人对自然规律的观察与敬畏。结合现代气象科学与农业技术,我们不妨以辩证视角解读其中征兆,探寻传统与现
秋日的秦王川大地,活力脉动、生机勃勃。金色麦浪随风起伏,收割机的轰鸣与农民的欢笑声交织成动人的丰收乐章。种植大棚里,小乳瓜青翠欲滴,五彩西红柿缀满藤蔓;智能温室内,万朵玫瑰同时盛放,馥郁芬芳扑鼻……这一幅幅场景,正是兰州新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
在贾令镇左墩村麦谷一年两作种植基地,沉甸甸的谷子随风摇曳;昭馀镇西六支村的玉米大豆复合种植基地里,绿油油的作物长势喜人。这些充满生机的画面,正是祁县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赣鄱大地涌现出一大批奋斗在乡村振兴一线的巾帼典型。她们投身农业农村,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与动力。为充分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江西省妇联2025年起推出 “乡村振兴巾帼行动系列典型案例展播” 专栏,用一个个鲜活的乡村巾帼追梦故事,引领广大妇女在乡村全面振兴中
先说说现状吧。你知道吗?虽然我们平时说“农村”、“农民”,但实际上,很多年轻人早就不愿意回农村了。城市的繁华、生活的便利、各种新鲜事吸引着他们,农村的土地、传统的农活,逐渐变成了“老一辈”的事情。很多农村的年轻人都在外打工,留在村里的多是老人和一些中年人。你想
9月,北大荒集团红兴隆分公司八五二农场的稻田已经泛黄,沉甸甸的稻穗微微低下了头。31岁的种植户李先锋站在他种植的500亩水稻田埂上,熟练地操作着无人机。他的指尖在遥控器上灵活点动,一架黑白相间的无人机机翼下的喷头均匀洒出细密的雾状营养液,不到两分钟就完成了一个
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背景下,我国农业正处于由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型的关键时期,传统要素投入的边际效应持续递减,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迫切需要以新质生产力为牵引,突破瓶颈、重塑生态,实现农业结构性的深度转型。因此,必须统筹科技、制度、生态、改革
第十一届成都国际都市现代农业博览会于9月3日至7日在四川成都举行。受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邀请和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分公司市场部委托,桂林邮政分公司作为广西邮政代表企业参展。
秋日暖阳掠过秦王川的田埂,田畴间,沉甸甸的向日葵在微风中掀起层层金浪;连片的设施大棚里,翠绿的菜叶上还挂着晨露;智能温室中,玫瑰清甜的花香四处弥漫;养殖场里,牛羊甩着尾巴漫步在饲草旁,偶尔发出的几声鸣叫,与田间村民的笑声交织在一起……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城市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科技的浪潮席卷每一个角落,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你是否曾在繁忙的街头、在高铁的飞驰中,心生疑问:如今,还有多少农民,依然靠着土地过日子?这个问题,似乎变得越来越遥远,却又异常真实。
近日,省发展改革委等18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数据要素×”重点工作方案(2025—2026年)》(下称《方案》),聚焦12个重点领域明确一系列举措,加快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以数字化信息化赋能经济社会治理,更好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12个重点领域包括工业制造、现代农业、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金融服务、科技创新、文化旅游、医疗健康、应急管理、气象服务、城市治理和绿色低碳,安排部署34项重点工作本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史晓露)近日,省发展改革委等18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数据要素×”重点
9月10日上午,鄂尔多斯市政协副主席房建华一行,在潍坊市政协常委、农业和农村委主任冯铸的陪同下,来寒亭区参观考察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探索与实践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寒亭区政协副主席李治江陪同。
近年来,曲靖市围绕“1+4+2+N”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聚焦产业发展技术瓶颈,推动农业与科技深度融合,激发内生动力,助力乡村振兴。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1.5%,逐步构建起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的现代农业技术体系。
近年来,曲靖市围绕“1+4+2+N”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聚焦产业发展技术瓶颈,推动农业与科技深度融合,激发内生动力,助力乡村振兴。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1.5%,逐步构建起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的现代农业技术体系。
十几年前,村里的土地分散耕种,小麦产量低,村民收入微薄。2009年,村里成立了奇台县丰裕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将全村的土地流转整合成“一块地”,统一种植,全村443户村民成为专业合作社社员,既有土地流转费,年底还有分红。
秋收之际,走进昌邑市青阜村,广袤的田野上一片片玉米丰收在即,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图景。10年前,这样的景象却很难在这里见到。由于土地盐碱化严重,粮食亩产不足500斤,农民辛苦耕种一年小麦、玉米,亩均利润仅300元。淡水资源匮乏使得这片位于渤海湾畔的土地面临“十